- 编辑: 无
- 发布时间: 2022-03-31
- 来源: 无
- 作者: 贾荟弘

时间镌刻着历程、奋斗坚守着初心。
3月29日,北部湾港集团旗下的摩拉港有限公司举行五周年庆典活动。五年来,这支逐梦前行的MPC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用拼搏进取,在“一带一路”实践中,诠释了新时代的“北港精神”,创造了无数个“北港佳话”。

▲ 文莱财政和经济部常任秘书、达鲁萨兰资产公司总裁凯鲁丁,摩拉港公司CEO曾彩礼、CFO吕国立、COO法基拉、DA股东代表哈尼斯参加活动

注入动能


文莱财政和经济部常任秘书、达鲁萨兰资产公司总裁凯鲁丁在致辞中表示,自2017年成立以来,MPC接管了摩拉港码头的运营,不断提高港口生产力。MPC为港口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提供了更多的互联互通、技术进步、高贸易额服务。通过现代化集装箱运输进一步提高效率,利用北部湾网络引入新的航线互联互通、发展中转业务,腹地扩展到了更远的地区。
港口面貌焕然一新

摩拉港公司成立5年以来,利用北部湾港集团在码头建设运营方面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摩拉港的操作模式、业务流程、现场管理、机械设备、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同时改、扩建现有码头,完善港口基础设施。通过一系列改造,摩拉港作业效率及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目前已发展成为东增区集装箱在船舶靠港、装卸船单船作业及提还箱作业方面效率最高的港口。赢得文莱政府、社会各界及码头客商的高度赞赏。
盈利能力稳定提升
成立摩拉港公司之前,文莱政府每年都向摩拉港进行财政拨款才能维持港口正常的生产运营。2017年,摩拉港公司成立首年即实现码头运营扭亏为盈。近年来摩拉港保持了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减轻了文莱政府的财政负担。截至2020财年,累计分红2087.37万文元,2021财年计划再分红1300万文元。
作业效率节节攀升
在接管运营摩拉港后,摩拉港公司为近20年没有新购设备的港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购置2台全新的正面吊及1台堆高机,租用1台全新正面吊和10台套全新集卡,并对现有2台岸桥逐台进行升级改造。港口单桥装卸效率比接管前提高了23%以上,单船平均作业效率提高了91%以上,外拖车提还柜平均时间缩短了40分钟以上。
培养当地人才


立足港口多元发展

摩拉港公司通过参与文莱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成功竞得文莱摩拉渔港项目40年管理运营权。2021年1月18日团队正式接管项目,2月16日MPC全资子公司——摩拉国际渔港公司成立,全面负责渔港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
2021年9月摩拉港公司与文莱化肥工业公司签署了5年的服务协议,正式启动由MPC承担物流、操作和港口装卸服务的联合项目,为BFI出口颗粒尿素提供一条龙服务。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文莱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伊始,摩拉港公司第一时间向文莱政府捐赠现金和防护口罩并积极颁布抗疫措施,豁免在文莱防疫期间所有与防疫相关的防护器具、医疗用品进口环节的码头费用,助力文莱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每年斋月期间,摩拉港公司会组织开展慈善慰问活动,到贫困地区探望当地生活困难的家庭,为他们送上食品、生活用品等慰问物资,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摩拉港项目积极推动了中文两国经济、人文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成为中文两国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当前摩拉港公司一方面在开展摩拉港码头主体发展规划及配套码头升级改造工程,将摩拉港由传统的装卸港向现代综合物流港升级,逐步打造成现代化、专业化、大型化的区域性枢纽港;充分发挥摩拉港“桥头堡”作用,积极在经贸、投资、农渔业等领域寻求合作。
摩拉港将依托股东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建设“更加高效、更具规模、更有竞争力的港口。加快推进“港—产—园”一体化项目,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合作。将摩拉港建成区域性国际大港,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其打造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航运中心和运输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