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 | 6000万尾虾苗从北部湾港入海!
  • 编辑:
  • 发布时间: 2023-06-05
  • 来源: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今天是2023年“六五环境日”,北部湾港集团总部、北港股份、防城港码头、八桂监理等单位联合在防城港渔澫港区516号泊位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投放长毛对虾6000万尾、锯缘青蟹40万尾、红鳍(qi)笛鲷50万尾,共计6090万尾。

 

       这是北部湾港集团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举措,将助力北部湾海域水生生物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启动仪式上,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建辉致辞


防城港码头党委书记苏远辉致辞
 


       随着自治区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庞逢杰宣布“增殖放流”开始,一袋袋活蹦乱跳的虾苗倒进滑道溅起阵阵水花,鱼虾顺着水流快速游入海中为北部湾增添生机与活力。

 

增殖放流修复生态 

齐心护好一方碧水



 


       据统计,截至当日,集团公司今年已投入1200多万元,在北部湾港海域开展5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超1.5亿尾鱼虾等水生生物,包括长毛对虾、真鲷、锯缘青蟹、中华鲎等。

 


放流滑道

       今年下半年,北部湾港集团还将投入约900万元,陆续投放鱼苗超过6000万尾以及1.6 万空方人工鱼礁等。通过增殖放流修复渔业种群结构,有效缓解港口工程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不断促进北部湾港海域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
 
 

       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推广站、自治区港口管理局防城港分局、中国海监防城港市支队、防城港市生态环境局、防城港市公证处等监管单位,以及集团公司防城港片区部分企业职工代表、志愿者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绿色北港 科普小课堂
 

为什么要增殖放流?

当然是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啦!

 

        增殖放流一般会选择在休渔期进行,是一种向海洋和内陆天然水域投放鱼、蟹、虾、贝等水产动物苗种而后捕捞的生产方式。这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改善与修复因捕捞过度或水利工程建设等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有效手段。

 

增殖放流就是简单放生?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哦!

 

       虾苗投放前,我们要对苗种数量、规格、品质进行严格检测验收。按比例抽取虾苗样袋称重、测量体长、观察种苗活性,以确保投放虾苗符合放流规定,使增殖放流达到预期效果。

 

       增殖放流立于科学方法上放流前还需要对其标记、暂养、消毒和野化训练,放流时采用专业滑道、放流车等设施,通过“带水”的方式将鱼苗放入水流较缓,水质优良敌害较小的水域以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在选苗时选本地原生种杜绝外来物种。

 
 

鱼虾苗等运输

       据工作人员介绍,伏季放流的虾苗入海后自然生长繁殖,到了冬季就可以被捕捞啦!也许它就是你春节餐桌上的油焖大虾、也许是在我们职工食堂鱼虾套餐里~
 

       看了前线报道才知道原来放流并不是我们脑补的那样,站在水边把鱼苗虾苗倒入,而是一项严谨的生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