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北部湾港集团
- 发布时间: 2025-04-05
- 来源: 北部湾港集团
- 作者: 北部湾港集团
4月3日,《当代广西》专栏专版刊发北部湾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胜友署名文章《充分发挥港口企业在打造便利地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全文如下:


《当代广西》2025年4月3日第七期版面截图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要求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也指出,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北部湾港集团是广西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力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重要指示,加快构建以多式联运、绿色智慧及供应链为核心的港航物流体系,充分发挥好港口物流优势,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一方面,增强港口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优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战略支撑能力,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
强能力,提升港口枢纽能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港口能力的重要支撑。2017年以来,集团累计投资超339.45亿元,建成运营全球首创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国首个新建规模最大的数字化散货堆场,以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等标志性工程。2017—2024年,北部湾港(本港)货物吞吐量从2.19亿吨增至3.3亿吨,年均增长6%;集装箱吞吐量从228万标箱增至901.5万标箱,年均增长21.7%,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排全国沿海港口第9位和第8位。
畅联通,构建高效便捷物流体系。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畅通区域物流的重中之重。集团已开通集装箱航线81条,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海铁联运班列服务范围覆盖18省73市158站点,累计开行超4.34万列。优化船闸通过能力,较2017年增长103%,其中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达2.24亿吨,成为全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的船闸。高效衔接平陆运河,加快建设江海联运作业区。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累计承接开行广西始发中越班列1056.4列;常态化提供“关丹港—北部湾港—中国川渝”运营服务,开行“北部湾港—文莱摩拉港”等航线。
优服务,提高物流便利化水平。技术与创新是提升港口物流服务的关键。集团实施定制化和“一货一策”服务,搭建“北港网”,高质量服务客户需求。加快数字化转型,建成全国港口行业首个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实现港口生产管理全过程可视可控。率先在广西沿海港口构建DeepSeek本地模型。推动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和集装箱班轮船时量较2017年分别提升52%、15%。实现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五个一体化”,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称为“小切口成功经验”。长洲船闸过闸效率同比提升25%,2024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16.87亿元。创新推出广西首单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和分离式海关税款担保保函服务。
降费用,挖掘降本增利潜力。降低生产费用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一环。集团通过生产提效,压缩船舶在港停时,为企业节约船舶船期成本。对船公司和客户集装箱装卸船作业费、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提还柜费、外贸集装箱理货费等给予优惠,为企业降低港口收费。向船公司及企业全额释放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补助资金,为客户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推动北部湾港到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铁路运费下浮。西江水运价格是汽运的十分之一,平均每年可节约社会物流成本88亿元。
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大宗商品集散枢纽,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中更好发挥国际门户和枢纽作用。
聚焦枢纽能级再提升,增强港口战略支撑能力。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金融思维推动打造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大宗商品集散枢纽。2025年,北部湾港货物年吞吐能力约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100万标箱,力争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聚焦互联互通再顺畅,助力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加大外贸航线培育,研究在北部湾港增设中欧班列始发站点,推动通关便利化。发展以港口为枢纽、“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推进供应链品牌和重点线路示范创建,打造连接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聚焦产业合作再深化,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参与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推进“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深化邮轮航线等合作,探索东盟水果贸易新模式。推动港口物流与先进制造、现代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力全区沿边临港经济发展。
聚焦服务保障再升级,营造港口一流营商环境。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在港口、物流、船闸等场景的应用,构建高效衔接的平陆运河江海联运体系。健全口岸联检长效合作机制,提高通关查验效率。完善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一体化运营机制。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助力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金融中心。
聚焦成本费用再压减,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收费机制,加大港口作业费、集装箱拖轮使用费、港口供水供电服务费等费率优惠力度。提高船舶和货物周转效率,减少海运各环节费用,争取铁路运费、海运费等优惠支持,给予量价互保的费用优惠,全方位降低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