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投产运营!北部湾港又有1个15万吨和1个10万吨级泊位通过竣工验收
  • 编辑: 北部湾港集团
  • 发布时间: 2025-11-05
  • 来源: 北部湾港集团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11月4日,北部湾港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号、8号泊位工程(一期)顺利完成竣工验收,标志着北部湾港又有1个15万吨级和1个10万吨级泊位即将投产运营,该项目是北部湾港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北部湾港提出的“四个一流”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将有效提升北海港区综合接卸能力与整体作业效率,助力构建现代化港航体系,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物流支撑,开创向海图强新局面。
 

实地查验,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作为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号、8号泊位工程(以下简称:铁山港7号、8号泊位工程)由北部湾港集团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其设计年通过能力770万吨,包括1个15万吨级通用泊位(7号泊位)和1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8号泊位),岸线总长约599米。
 
 
  11月4日当天,由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自治区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测鉴定中心、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北海分局、北海海事局、自治区北部湾港北海引航站、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十一支队、北海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海航标处等单位组成的验收核查组,在先后听取铁山港7号、8号泊位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报告、实地核查工程实体质量和竣工资料及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已按相关规范标准完成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门机及堆场等设备设施配置到位,验收资料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挂图作战,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

  本次通过竣工验收的一期工程,涵盖铁山港7号、8号泊位的码头水工、疏浚、导助航设施及12台40t-43m门座式起重机和后方陆域一期工程。项目新增约30万㎡道路堆场,可满足每年约200万吨货物的堆存及中转需求,更好打通大宗货物进山出海的物流大动脉。
 
 
  项目建设过程中,北部湾港集团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和灵活调整,克服地基施工复杂、雨汛台风及工期紧迫等多重困难及挑战,有序推进工程项目主体、后方堆场建设、生产设备配置等系列工作,严把施工质量关卡,确保了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进一步完善北部湾港北海港区的配套设施和功能布局,助力北部湾经济区形成新的物流增长极。

基建赋能,打造“海上黄金通道”
 
  铁山港7号、8号泊位投入运营后,将有效释放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直接服务于广西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显著提升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在大宗散货、件杂货等货物的整体吞吐能力和装卸作业效率,“枢纽+通道+产业”的协同联动进一步增强,为新材料、高端造纸、光伏玻璃、绿色化工等临港产业和腹地企业构建一条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海上黄金通道”,促进产业集群高效衔接、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更好满足区域经济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面对船舶大型化趋势和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北部湾港扛牢“四个一流”港口建设的使命担当,充分运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建设等多重机遇叠加,锚定建大港、畅通道目标,全力提升港口枢纽能级,持续增强港口服务能力。尤其是2017年来,北部湾港北海港区新建泊位13个,新增货物通过能力超4000万吨,辐射西南、中南、华南地区,逐步从“物流末梢”发展成为“区域枢纽”,形成陆海联动、港企共赢的合作新业态,并新增开放泊位11个,开放水平不断增强,货物吞吐量从2017年2336万吨增至2024年4202万吨,年均增长8.7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24万标箱跃升至105万标箱,年均增速23.57%,为北部湾港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