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港集团2家单位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赛区奖项
- 编辑: 北部湾港集团
- 发布时间: 2025-11-17
- 来源: 北部湾港集团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近日,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赛区决赛在南宁圆满落幕。北部湾港集团旗下华锡有色申报的《基于TRIZ方法解决光伏焊带热浸涂覆工艺的难题》和钦州码头申报的《基于TRIZ理论的散杂货船舶卸船作业无人值守化改造》两个项目,凭借TRIZ理论的创新应用,分别荣获一等奖、优秀奖等荣誉。
作为广西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赛事,本次大赛由自治区科协、工信厅、科技厅等七部门联合主办,来自20余家企业的200余名科技精英展开激烈角逐。
作为广西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赛事,本次大赛由自治区科协、工信厅、科技厅等七部门联合主办,来自20余家企业的200余名科技精英展开激烈角逐。
华锡有色《基于TRIZ方法解决光伏焊带热浸涂覆工艺的难题》:破解光伏焊带关键障碍,斩获赛区一等奖


在决赛的理论考试与项目展示中,华锡有色设计研究院团队扎实的理论功底、清晰的解题逻辑与显著的应用成效,赢得评委的高度认可。同时,该项目不仅是为光伏行业工艺优化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华锡方案”,更是印证了企业将创新方法深度融入产业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成果。
钦州码头《基于TRIZ理论的散杂货船舶卸船作业无人值守化改造》:赋能智慧港口,无人化改造年省成本876万

长期以来,钦州码头在散杂货作业中面临人员成本高、效率不足、安全风险大等行业痛点,尤其是门机、地磅、堆场管理间的“数据孤岛”,严重制约了各环节协同效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钦州码头团队引入TRIZ理论作为顶层设计方法论,构建科学攻关框架。作为成熟的创新方法体系,TRIZ理论在港口场景中得到精准应用:通过全流程矛盾分析,项目构建统一数据交互接口,成功打通门机称重与散杂货管理系统的技术壁垒;在地磅称重环节,集成车牌识别、红外光栅等智能硬件,实现车辆核验、精准称重、防作弊全自动化,大幅减少人工干预。

改造后,码头形成了从船舶卸船、转运称重到堆场管理的全流程无人化闭环管控——数据自动流转根除了人工失误,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无人模式降低了高危环境作业风险,安全水平全面升级;人工成本方面,预计每年可减少司磅员34 人、理货员26人,合计节约成本876万元。项目实施期间,团队还取得软件著作权一项,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创新成果获得权威认可。
此次获奖,既是对北部湾港集团创新实力的肯定,也分别为制造业新材料研发、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北部湾港”范本。未来,北部湾港集团将继续以创新方法为翼,深耕产业痛点,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获奖,既是对北部湾港集团创新实力的肯定,也分别为制造业新材料研发、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北部湾港”范本。未来,北部湾港集团将继续以创新方法为翼,深耕产业痛点,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延伸阅读
TRIZ理论是有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提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可以理解为是一套“创新解题说明书”,是当今国内外盛行的创新理论。
简单说,TRIZ就像给技术创新找了条 “捷径”—— 研究人员平时解决技术难题,可能靠琢磨、摸索、反复研究,但TRIZ认为,技术发展有自己的“规矩”:创新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靠解决技术里的“矛盾”而产生的。比如,想让手机屏幕更大,又不想机身变重,这就是“技术矛盾”;想让零件又硬又有弹性,这就是“物理矛盾”。
TRIZ就像给你准备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工具箱”:里面有40个“通用妙招”(即发明原理),不管是哪个行业的难题,都能照着找思路;还有76个“标准解法”,遇到常见问题直接套用;再加上告诉你技术会怎么升级的“进化法则”,跟着这些规律走,就能少走弯路,朝着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最终理想解)推进,从而开展高效的创新。
简单说,TRIZ就像给技术创新找了条 “捷径”—— 研究人员平时解决技术难题,可能靠琢磨、摸索、反复研究,但TRIZ认为,技术发展有自己的“规矩”:创新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靠解决技术里的“矛盾”而产生的。比如,想让手机屏幕更大,又不想机身变重,这就是“技术矛盾”;想让零件又硬又有弹性,这就是“物理矛盾”。
TRIZ就像给你准备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工具箱”:里面有40个“通用妙招”(即发明原理),不管是哪个行业的难题,都能照着找思路;还有76个“标准解法”,遇到常见问题直接套用;再加上告诉你技术会怎么升级的“进化法则”,跟着这些规律走,就能少走弯路,朝着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最终理想解)推进,从而开展高效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