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工装会说话
  • 编辑:
  • 发布时间: 2021-05-05
  • 来源:
  • 作者: liangyulan

工装的故事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工装!不同的工装,有不同的故事!
假如,我的工装会说话~
它会说些什么呢?
说发展、说成长、说进步……
在“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
让我们一起听听工装的故事。

初心不改

从1989年到公司至今,32年,冯丽洁经历了许多岗位。 
“那个年代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是说说而已,很多岗位都是有女性的,我从修理工做到办公室副主任,从一线工人做到行政管理人员,我的工装有很多套,每一套我都很爱惜,但我也一直期待着下一套,因为我总想着可以一直在热爱的港口工作下去。”

1993年

北海港区石步岭作业区铁路专线通车时留影

 

2007年4月18日

北海至福泉的集装箱快运班列车在石步岭港区首发冯丽洁与同事们合影(左二冯丽洁时任北海港机械大队核算员)

2019年

冯丽洁在北海码头石步岭作业区办公室副主任岗位上的工装。

“我的这身工装,变换了许多颜色和样式,不变的是身着这的劳动者的初心。”

我的新工装

从左到右分别约为1998年-2002年期间,防城港港区的理货工人工作服、修理工人工作服、第三方工作服。
变化的工装承载着时光记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
防城港港区的工服采用舒适的面料及便于工作生活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现阶段的工服分为一线工作者和机关工作者两种不同的样式,这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环境有关,但他们同样都代表着北部湾港。

机关员工冬装

一线员工的夏装(长袖)

他、她、她

年轻的他,背起行囊只身南下,披上灰蓝色的工装投身水泥事业。

年轻的她,脚踏实地,穿上浅蓝色的工装,一干就是30年。

年轻的她,以青春为笔,穿着深蓝色的工装,书写鱼峰“十四五”新征程。

 

他和她和她,三代鱼峰人,用这身蓝色的工装见证着鱼峰60载的辉煌,谱写着鱼峰美好的未来!

责任与力量

我们是北港新材料的一员。看似普通的西装衬衫,一旦穿上它走上岗位,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心中充满了责任和力量。因为它不仅仅代表着北港新材人的形象,同时承载着4000多人的希望。

穿上工服,我们是一线岗位上的女版钢铁侠!走进现场,认真盘点每一个物资,从小到几毛钱的螺丝钉,大到几百万的备件,协同盘活厂内呆滞已久物资,辅助规范物资出入流程管理。“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这是我们北港新材料财务经营部原材料科——北海市“巾帼文明岗”对工装的诠释。

我的连体工装

翻箱机手连体服工装——假如我会说话,我想自豪地说:2020年,我和主人一道,见证了北部港湾突破500万标箱的历史时刻,未来我将继续恪尽职守,创造更多“散改集”的奇迹!

我的新工装

新良港大酒店作为新冠疫情隔离酒店后,我又增加了一套新的工装。穿上这身洁白,给住店隔离客人送餐。我喜欢,这身洁白,我骄傲!

我们的工装

酒店服饰是酒店文化和社会文明的载体,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防城港港宸国际大酒店工作服针对各岗位的功能属性,裁剪制作上突出员工工作实用性;色调风格上匹配酒店整体简约、暖色调的商务装修风格,又结合防城港滨海旅居城市海洋元素的艺术性,每一套港宸制服旨在体现港宸人岗位的识别功能,把制服的实用性、艺术性、企业精神融合在一起。
 

工装如挚友

我穿着的这款工作服是2006年发放,它烙上了最深的印记,当时我在氯碱厂当值班长。而今,2020年,我是南化集团不锈钢生产人员,这套工作服跟着我风雨17年,见证了南化集团变迁与再次腾飞。

 

工装是一种文化,穿上它,就要履行好企业赋予员工的职责和使命;
工装是一种约束,提醒着员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展现企业的良好形象;
工装是一种符号,记录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汗水,也提醒着我们:不忘来时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用奋斗创造属于各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