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无
- 发布时间: 2022-04-19
- 来源: 无
- 作者: 贾荟弘

以一流服务铸造“北港品牌”是北部湾港快速发展的重要砝码。
5年来,北部湾港始终牢记总书记“四个一流”殷切嘱托,坚持把建设国际枢纽海港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畅通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抢抓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港口各领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成本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国际航运枢纽,港口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织密网络提升效能
集疏运网络不断完善
2021年,北部湾港铁路专用线增至110条,较2017年增加12条,打通了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不断完善,集装箱铁路班列已通达全国13省区45市87站点,开行量由2017年的178列提高到2021年的6117列,增长33倍。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完成29万标箱,是2017年的13.4倍,占比达到6.7%,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

航线覆盖度不断扩大
北部湾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数量从2017年40条增至2021年63条,年均增长12%;内贸航线基本实现了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外贸航线基本实现了东南亚、东北亚地区主要港口全覆盖,远洋航线由2017年1条增加到2021年7条,通航范围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装卸效率不断提升
集装箱岸线利用效率由2017年的13.4万标箱/百米提高到2021年的24.5万标箱/百米,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跃升至第5位;集装箱班轮平均船时效率从2017年的40自然箱/小时提高到2021年的91自然箱/小时,年均增长约22.8%,最高船时量为322.26TEU;集装箱台时效率连续3年被中国港口协会评为“中国港口桥吊作业效率平均每台时超过30自然箱集装箱码头”。

降费优服筑牢基础
智慧赋能
北部湾港研发推行“北港网”服务平台,推动口岸作业各环节电子化,优化通关流程,减少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
优化流程
优化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吸引中外运、中远海、新加坡PSA等一批航运物流企业一站式入驻,推动实行统一收费、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使首次到港业务办理企业一次性完成咨询、办理、缴费等业务操作。
高质量协同推进港口无纸化进程,新业务受理中心已实现无纸化办单、网上系统委托、网上审核计划、线上远程缴费等零接触业务办理。

全货类全天候
北部湾港港口功能齐全,装卸作业货类覆盖交通部统计口径的全部17大货类,是全国少数实现全货类装卸作业的综合性港口之一。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港口货物运输进出口岸面临新的挑战。在关键时期,北部湾港充分发扬国企担当精神,全港上下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保持临战状态,精准施策,全港无疫情输入事件,未出现员工感染事件,持续实现“零输入、零感染、零扩散”目标,确保港口全天候正常作业,保障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智慧绿色

北部湾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赋能服务质量提升。




据第三方机构的客户满意度调查,由于北部湾港近年来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从2017年的85%上升到2021年的91%,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的影响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万地高楼平地起,做足“四个一流”功课,持续夯实基础建设的根基,是北部湾港迈向国际枢纽海港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