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无
- 发布时间: 2023-03-18
- 来源: 无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满载木片的“贵港华海2020”船舶从北港西江港口南宁港牛湾作业区缓缓离港,顺西江流域直下粤港澳大湾区。“贵港海华2020” 设计载重4242吨,船长67.3米,这是南宁港有史以来迎来的载重吨最大、船长最长的船舶。
随着西津二线船闸通航,西江航运干线航道等级得到提升。航道升级后,大型船舶运力得到释放,将进一步激发南宁港枢纽港的潜能。
借助西江内河港口群的主港区位和良好运输条件,今年2月,南宁港总吞吐量达到26.96万吨,同比增长216%,其中集装箱完成917TEU,创开港以来同期新高。

“现在3000吨的木片只需要用一艘大船就可以运到大湾区了。”从事木料生意多年的货主赵权权从去年10月开始从南宁港装货,他表示虽然今年以来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大型船舶的通航,物流成本会进一步下降,以后有货也会长期走这条线路,“南宁港在作业环节跟业务沟通方面的热情服务,我们有信心加大揽货力度,争取有望达到15万吨发运量。”
近年来,北港西江港口的组建加快推进了西江流域内河港口转型升级,如南宁港、赤水港、紫金村、武林港二期、江口港一期等码头(水工部分)均按照3000吨级设计,为3000吨及以上吨级船舶的靠泊奠定了工程基础。
2019年5月,北港西江港口首次迎来3000吨以上的大吨位船舶—5500吨级的船舶在赤水港靠泊;2022年7月,5000吨级的船舶在紫金村码头靠泊。

3000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的通航及靠泊将日益常态化。大型船舶通航的意义并不止于提高运输效率和货物周转率,也意味着大宗货物的堆放存储需求增加,将有利于盘活南宁港后方459.36亩(30.62万平方米)的场地资源,从而加快培育港口后方大宗货物集散地的形成。
同时,大型船舶的通航也为平陆运河建成后大型船舶的适航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于港口、航运、物流一体化优势,北港西江港口将充分发挥各港区的区位优势和服务意识,通过公水铁多式联运,推进“散改集”业务,服务西江流域,为建设发展成为大宗散货集散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