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北部湾港(本港)完成吞吐量5334.63万吨,同比增长20.95%;集装箱完成92.39万标箱,同比增长32.63%。北部湾港是中国主要港口中唯一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港口,且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首位,勇挑稳增长、谋发展的大梁。
共克时艰 打响“四个一流”攻坚战
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门户港,按照“三大定位”要求和“四个一流”的目标,主动作为。
建设为生产服务,为“一流的设施”筑牢基础。重点工程项目于2020年2月底全面复工。北海铁山港1-4号泊位铁路专用线主体工程将于4月16日完工;防城港东湾铁路装卸线投入运营,解决港区铁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二期变更工程顺利取得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批复;钦州港大榄坪南7、8号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加快建设,9、10泊位工程取得初步设计批复;防城港赤沙作业区1、2号泊位取得核准批复。
智慧港口建设步伐加快,为“一流的技术”提供保障。推进建设集装箱设备交接单(EIR)无纸化、提货单(DO)电子化、电子数据交换平台(EDI)等一系列信息系统,实现了统一的船舶申报、统一网上业务办理;充分挖掘应用先进技术,在港口开展大型设备视频监控回传、无人机扫测信息回传等进行5G网络应用试点,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港口信息数据传递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精细化管理,为“一流的管理”设立标准。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质量认证机构颁发的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面对疫情给货源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一流的服务”精准施策。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经港口运输的油类、果蔬类、禽蛋类、肉类、油气、煤炭等各类关系国民生计和医疗救援物资优先作业通行。全力做好码头一线工人的用工组织,保障港口生产力,确保生产作业“不断不乱”。通过集装箱货物推出库场使用费优惠减免、多措并举保障集装箱车辆进出港区作业等措施,大力推进“散改集”,与客户共克时艰。
盯紧重点 打出“组合拳”
一季度新增2条外贸集装箱航线,进一步加密东南亚、东北亚地区的航线布局。截至4月10日,共有集装箱航线47条,其中外贸航线27条(远洋航线2条),内贸航线20条。
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带动作用凸显,一季度新增出口水果品种,重庆柑橘首次搭乘陆海新通道出口新加坡,不仅避免了换箱,运输周期也较原来从重庆运至华东地区再出口缩短了两周时间。
坚持“三个导向” 按下“快进键”
面对疫情大考,北部湾港将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落实谋发展、促改革、强管理、控风险、聚人才“十五字”方针,树立“任务不减、目标不变”的信心,持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导入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全力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
加强培育货源市场,丰富集装箱航线,积极推进散改集,拓展多式联运业务,确保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营,重点保障渝桂、川桂、滇桂、黔桂等重点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争取柳州、桂林班列常态化运营,积极拓展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具有比较优势的陆海新通道货源。全力以赴做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全年完成项目建设总概算投资约50亿元(含代建),其中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7个,计划建成重点项目5个,持续推进在建重点项目2个。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梳理港口业务流程,识别关键流程及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建立数字化运营组织和运作机制,加快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