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奋楫逐浪风正劲,乘势而上万里航
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企业集团而团结奋斗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部湾港集团)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北部湾港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双“7”战略目标实现新突破,门户港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新通道建设持续加强、智慧西江提级增效、资本运作呈现新亮点、科创成果加快转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向“十四五”描绘的宏伟蓝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令人鼓舞的新答卷。
在深耕主业,不断向上发展的同时,北部湾港集团责任在肩,担当为先,在服务国家战略、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层层发力,在建设壮美广西中冲在战略最前线、走在发展最前列,跑出了跨越赶超的加速度,展现了步履铿锵的硬核担当。
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北部湾港集团是广西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于2007年2月整合沿海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所属的公共码头资产成立,是广西沿海唯一的公共码头投资运营商。
经过16年的发展壮大,围绕港口核心主业,通过培育临港产业,形成港口、物流、工贸、能源、文旅、建设、船闸、金融服务、海外投资九大业务板块,业务拓展至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等国家。2022年实现营收1080.85亿元,总资产1498.49亿元,拥有AAA级主体信用评级和穆迪Baa3投资级国际评级,员工3.2万人。位列2022中国企业500强第243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88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66位。
截至目前,北部湾港(本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74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28个、15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已开通集装箱航线75条,其中内贸航线28条,基本实现了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外贸航线47条,基本实现了东南亚、东北亚地区主要港口全覆盖。2022年,北部湾港本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同比增长3.98%;集装箱吞吐量702万标箱,同比增长16.78%,增速在全国前十名沿海港口排第1位;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在全国沿海港口分别排第8位、第9位。长洲船闸过货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长江三峡。
二、企业文化理念
北部湾港集团一如既往地勇于担当国家、自治区所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地方发展创造价值,为国资发展保值增值,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推动员工与集团共成长、实现个人成就。
广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主力军,打造“向海经济”的排头兵。
成为综合性国际化的世界一流港口企业集团。
践行战略、创造价值、服务社会、成就员工。
(一)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任务扎实推进
门户港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开通日本、缅甸、越南、泰国等多条 RCEP 直航航线和首条跨太平洋集装箱航线,新增航线 11 条,航线总数达 75 条,其中外贸 47 条,内贸 28 条。
新通道建设持续加强,海铁联运班列服务范围实现我国西部 12 个省份全覆盖,并延伸至中部地区,通达 17 省 60 市 113 站点,比上年增加 4 省 13 市 21 站点;成功首发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 策海铁联运班列并常态化开行。
港航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北部湾港11个泊位完成口岸对外开放,是建港以来泊位开放数量最多的一年 。
( 二 ) 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海外业务稳健发展
北控大马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家运营区域电网的外资公司,马来西亚关丹港码头成功靠泊 18 万吨级船舶;获评 2022 年“亚太绿色港 口 ”称号;华东区域至关丹港航线持续加密。关丹港和摩拉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2392.36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23.22 万标箱。
( 三 ) 着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智慧西江提级增效
集团管理船闸单向通过能力新增 5620 万吨;“一干线三通道”12 个梯级19座船闸实现联合调度,通航效率不断提高,过货量达3.43亿吨,实现稳定增长。西江内河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148.7万吨,同比增长14.8%,集装箱吞吐量38.5万标箱。
( 四 ) 统筹推进多元化业务,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工业发展稳步推进,工业总产值942.3亿元,在区直企业排第2位,实现平稳增长;完成投资149.3亿元,同比增长9.8%。资本运作呈现新亮点,华锡矿业注入南化股份重大资产重组通过证监会重组委审核并获得核准,华锡集团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
(五) 深化开放合作,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资产处置实现合同收入 11.14 亿元,回笼资金 5.81 亿元;钦州港大榄坪作业区12号13号泊位资产盘活项目,为广西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项目。
(六)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国企改革三年任务全面完成,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研发费用投入5.55亿元,同比增长18.6%,改革创新开创了新局面。
( 七 ) 切实强化监督体系建设,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评价得分超 90 分,是自治区国资委通报表扬的 5 户区直企业之一。严格法律审查,审查经济合同、重大事项、规章制度共1000余项,出具法律意见 2000 余条,法律合规审核率100%。
( 八 ) 扎实抓好安全环保,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安全生产投入3.89 亿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新增一级安标企业3家、二级安标企业9家、三级安标企业15家。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环境保护投入10.6亿元,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指导方案》,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实现绿电交易零的突破。
疫情防控工作抓牢抓好,未发生港内疫情传播事件。南宁新良港隔离酒店服务超过7224人次,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营。在北海“7•12”疫情期间,北港邮轮全力保障涠洲岛 2700 吨物资检查检验工作,北港新材料3713名职工组成的“钢铁先锋志愿服务队”荣获北海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体”称号。
(九)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力明显提升
党建引领持续增强。牵头联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省 ( 区、市) 80 个单位,创建“一纵两横”党建联盟,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党建联盟”升格为“省际区域 性党建联盟”。施“五基三化”攻坚行动,党员分类管理等 2 项工作成为全区试点,党课作品荣获全区“党课开讲啦”情景党课特等奖,党建课题研究蝉联全区一等奖。
清廉北港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专项巡察4项,督促9家二级企业开展内部巡察,3家二级企业实现巡察全覆盖,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和发展。
人才工作明显提升。从重大战略任务一线选拔使用干部 40 人,占提拔总数的 65.6%。组织公开招聘3次,新招录员工 1313 人。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职业技能等级晋升 1756 人。
宣传阵地持续筑牢。成立区直企业首家融媒体中心,北部湾港 14 次荣登央视《新闻联播》,新媒体影响力指数位居国内港口行业前 3 名、中国企业新媒体指数榜第 73 名、广西第1名;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专题展厅建成使用,成为自治区重要调研参观考察点。政务信息连续两年位列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考核的区直企业类第 2 名,获全区政务信息工作突出贡献奖。
群团工会工作持续加强。集团一批单位和个人荣获“中国最美港航人”“广西五 一劳动奖章”等全国、全区荣誉称号。
北部湾港集团始终把定点帮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敢担当挑重担,联系帮扶村19个(含各市、县分配9个)。其中:自治区本级安排联系帮扶村10个,帮扶村数量在区直238家帮扶单位排第6位,在区直企业中排第1位。
压实主体责任,做好乡村振兴保障工作。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率队深入联系帮扶村调研46人次。
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当前,北部湾港集团10个帮扶村1086户4516人“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00余人,输送就业人数90人;共计开发项目管理员、村容保洁员、防返贫监测网格员、光伏项目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128个。
发展集体经济,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底盘。2022年,北部湾港集团10 个定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 44.39万元,同比增长 49%, 是自治区考核标准 5 万元的 8.8 倍。佛子村集体经济收 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在防城港市定点帮扶村中名列第一获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
引入社会资本,激活特色产业发展势能。通过公海联运输送定点帮扶村18吨武鸣沃柑从钦州港出口到泰国,实现帮扶农产品首次走出国门。
开展消费帮扶,推动农副产品走向市场。以“消”代“扶”
方式采购扶贫农产品 3192.47 万元,有效助力 10 个定点帮扶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帮扶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